子宮收縮乏力、胎盤因素、軟產道裂傷及凝血功能障礙是產后出血的主要原因。這些原因可共存、互為因果或相互影響。
1.子宮收縮乏力
是產后出血最常見的原因。影響子宮肌收縮和縮復功能的因素,均可引起子宮收縮乏力性出血。常見因素有:
?。?)全身因素產婦精神過度緊張,對分娩恐懼;體質虛弱或合并慢性全身性疾病等。
?。?)產科因素產程延長使體力消耗過多;前置胎盤、胎盤早剝、妊娠期高血壓疾病、宮腔感染等可引起子宮肌水腫或滲血,影響收縮功能。
?。?)子宮因素①子宮肌纖維過分伸展(多胎妊娠、羊水過多、巨大胎兒);②子宮肌壁損傷(剖宮產史、肌瘤剔除術后、產次過多、急產等);③子宮病變(子宮肌瘤、子宮畸形、子宮肌纖維變性等)。
?。?)藥物因素臨產后過多使用鎮靜劑、麻醉劑或子宮收縮抑制劑。
2.胎盤因素
?。?)胎盤滯留胎盤多在胎兒娩出后15分鐘娩出,若30分鐘后胎盤仍不排出,胎盤剝離面血竇不能關閉而導致產后出血。常見原因有:①膀胱充盈使已剝離胎盤滯留宮腔;②胎盤嵌頓子宮收縮藥物應用不當,宮頸內口附近子宮肌出血環形收縮,使已剝離的胎盤嵌頓于宮腔;③胎盤剝離不全第三產程過早牽拉臍帶或按壓子宮,影響胎盤正常剝離,剝離不全部位血竇開放而出血。
?。?)胎盤粘連或植入常見原因有多次人工流產、宮腔感染損傷子宮內膜和原發性蛻膜發育不良等。
?。?)胎盤部分殘留指部分胎盤小葉或副胎盤殘留于宮腔,影響子宮收縮而出血。有時部分胎膜殘留宮腔亦可引起出血。
3.軟產道裂傷
軟產道裂傷后未及時檢查發現,導致產后出血。常見原因有陰道收縮助產(如產鉗助產、臀牽引術等)、巨大兒分娩、急產、軟產道組織彈性差而產力過強。
4.凝血功能障礙
任何原發或繼發的凝血功能異常,均能發生產后出血。原發性血小板減少、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產科合并癥,因凝血功能障礙引起產后切口及子宮血竇大量出血。胎盤早剝、死胎、羊水栓塞、重度子癇前期等產科并發癥,可引起彌漫性血管內凝血(DIC)而導致子宮大量出血。
針對出血原因,迅速止血;補充血容量,糾正失血性休克;防止感染。
1.子宮收縮乏力
加強宮縮能迅速止血。導尿排空膀胱后可采用:按摩子宮、應用宮縮劑、宮腔紗條填塞法、結扎盆腔血管、髂內動脈或子宮動脈栓塞、切除子宮。
2.胎盤因素
疑有胎盤滯留時應立即作陰道及宮腔檢查,若胎盤已剝離則應立即取出胎盤。若為胎盤粘連,可行徒手剝離胎盤后取出。如剝離胎盤困難疑有胎盤植入,切忌強行剝離,以手術切除子宮為宜。胎盤和胎膜殘留可行鉗刮術或刮宮術。
3.軟產道損傷
應徹底止血,按解剖層次逐層縫合裂傷。
4.凝血功能障礙
首先應排除子宮收縮乏力、胎盤因素、軟產道損傷等原因引起的出血。盡快輸新鮮全血,補充血小板、纖維蛋白原或凝血酶原復合物、凝血因子。若并發彌漫性血管內凝血(DIC)應按DIC處理。
5.出血性休克處理
產后出血量多而急,產婦因血容量急劇下降而發生低血容量性休克。休克程度與出血量、出血速度和產婦自身狀況相關。在治療搶救中應注意:正確估價出血量,判斷休克程度;針對出血原因行止血治療的同時,積極搶救休克;建立有效靜脈通道,行中心靜脈壓監測,補充晶體平衡液及血液、新鮮冷凍血漿等,糾正低血壓;給氧,糾正酸中毒,應用升壓藥物及腎上腺皮質激素改善心、腎功能;應用廣譜抗生素,防治感染。
最佳答案:您好!不知你在哪家醫院做的B超,建議你再做B超一次以利于會診,...[詳情]
劉桂霞 主任醫師
最佳答案:你好,你的情況考慮與產后激素水平紊亂有關,可以繼續觀察,必要...[詳情]
王佳音 主治醫師
最佳答案:你好,你的情況可以繼續觀察一段時間,并且要注意生活起居規律,...[詳情]
張永霞 副主任醫師
最佳答案:你好,你的情況可以繼續觀察一段時間,并且要注意生活起居規律,...[詳情]
張永霞 副主任醫師
最佳答案:您好,一般產后惡露持續4-6周時間,具體時間長短個體差異較大,...[詳情]
劉桂霞 主任醫師
提示:如果您沒找到滿意的內容,請到育兒問答向專家提問吧。